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形式:七言律诗押[东]韵翻译
石林精舍位于武溪东边,夜晚我敲响禅房门拜访远方的高僧。明亮的月亮挂在上方,各种禅修静谧无声,僧人诵念半部经文,世间万物皆为空无。整日里在秋山中听到猿猴的哀鸣,寒冷的泉水声也不断回荡耳边。只有那两座高峰的最顶端,我的心愿与老朋友共享。注释
石林:指石头聚集的树林,常用来形容修行之地。精舍:精致的小屋,此处指禅寺。武溪东:武溪的东岸。禅关:禅门,指寺庙。远公:泛指远方的高僧。上方:天空或寺庙的高处。诸品静:各种禅定的状态。半偈:半部佛经或禅语。万缘空:一切世俗的牵挂都消失。秋山:秋季的山。猿啸:猿猴的叫声。落木:秋天落叶。寒泉:寒冷的泉水。双峰:两座山峰。最高顶:最高峰。故人:老朋友。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来到武溪东的石林精舍,寻访远公的景象。月亮悬挂在半空中,一切都静谧而安静,只有僧人手持经书,诵读着佛偈,万般世间纷争仿佛都变得虚空。秋天的山林里,白日渐暮,可闻猿啸声,夜深人静,更可听见落叶触泉的声音,这些自然之声似乎永无止境。诗中唯一不变的是两座高峰,它们的顶端是如此的高远,而诗人的心意,则是与那些逝去的旧友共同守护着这份情感和记忆。
郎士元以此诗表达了他对佛法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生命之暂及历史之长河的深刻体悟。这不仅是一次夜访禅关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