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形式:七言律诗押[庚]韵翻译
在明君当政的时节,正值清明节,我随着游人走出皇宫。大道上芳草如茵,黄莺自在鸣叫,雨后万家车马络绎不绝。身处异乡落第之人,恰逢这日子,满心愁绪看着花开,对生活感到厌倦。明年春天的景色,不知将由谁主宰,我身心疲惫,前景无望。注释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帝里:京都。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祖。禁城:皇宫。九陌:泛指京城的大道。芳菲:花草繁盛。莺自啭:黄莺自由地鸣叫。万家:形容众多家庭。车马:代指行人车辆。下第:科举考试未中选。此生:这一生。春色:春天的景色。不堪:难以忍受。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疲倦。无成:没有成就或希望。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长安城景象,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哀叹。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这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皇宫附近的景色,以及诗人跟随着游人走出禁城的情景,给人一种春日闲适之感。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这两句则描绘了长安郊野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以及雨后初晴时万家车马喧嚣的热闹场面,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在异乡遇到清明时节,不禁对眼前的花朵产生深深的留恋和哀愁,对这短暂的人生感到不满。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春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微小和无力感,表达了一种悲哀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长安城郊景色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