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杂诗五首(其五)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8-05阅读数:0

唐-张九龄

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

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

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

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

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

形式:古风押[东]韵

翻译

树木笔直却常遭砍伐,石头坚硬亦被他人攻破。何以说它们用途微薄,竟与燃烧的油脂相提并论。万物类别自有其固有特性,谁能轻易找到通行之道?纤细的田间小草,随风轻轻摇曳。日夜沐浴着甘甜的雨露,经历春秋季依然繁茂如花丛。只要本性未遭夭折,香臭之分又有谁能决定。道家崇尚至柔之性,儒者为何偏执于困厄之中?始终固守同一观念,恐怕过于拘泥,甚至超过了愚公。

注释

木直:树木笔直生长。几自寇:常常遭受砍伐(寇:侵袭、破坏)。石坚:石头坚硬。亦他攻:也被他人攻破(他攻:他人攻击、破坏)。何言:何以说。为用薄:用途微薄。而与火膏同:竟与燃烧的油脂(火膏:点燃的油脂,此处指燃料)相提并论。物类:万物类别。有固然:自有其固有的特性。谁能:谁能轻易。取径通:找到通行之道(取径通:寻找路径、途径,使之通达)。纤纤:纤细的样子。良田草:田间的优良小草。靡靡: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唯从风:只能顺从风势(唯从风:完全听从风的摆布)。日夜:白天和夜晚。沐甘泽:沐浴着甘甜的雨露(沐甘泽:接受滋润的雨水或露水)。春秋:春季和秋季。等芳丛:如同繁花盛开的花丛(等芳丛:与芬芳的花丛一样美丽)。生性:本性、天生的性质。苟不夭:如果未遭夭折(苟:假如,不夭:没有过早死亡或衰败)。香臭:香气和臭气。谁为中:又有谁能决定(谁为中:谁来判断、区分)。道家:道家学派,中国哲学流派之一,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贵至柔:崇尚至柔之性(贵至柔:尊崇、看重最柔软、最顺应自然的状态)。儒生:儒家学者,遵循儒家学说的人。何固穷:为何偏执于困厄之中(何固穷:为什么顽固地坚持困苦、不得志的状态)。终始:始终、自始至终。行一意:固守同一观念(行一意:执行、实践同一种想法、意志)。无乃:恐怕、莫非。过愚公:过于拘泥,甚至超过了愚公(过愚公:比愚公还要过分、拘泥,愚公是古代寓言故事中坚持不懈移山的人物)。

鉴赏

这是一首探讨事物本性与适应自然、顺应时势的哲理诗。首句“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通过比喻说明天下万物各有其固有的属性,不可强求改变。接着,“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表达了对那些试图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观点提出质疑,因为在自然法则中,坚硬和软弱各有其适应之地。

“物类有固然,谁能取径通”进一步阐述了万物各有其本性,不可妄加改变。然后,“纤纤良田草,靡靡唯从风”以草木顺风的姿态,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中事物顺应自然力量的美好景象。

“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写出了植物在四季更迭中接受阳光雨露、生长繁盛的情状。紧接着,“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生命的本性不是短暂的,那么何须区分什么是香甜美好,什么是刺鼻恶臭。

最后两句“道家贵至柔,儒生何固穷。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哲学思想的态度,认为道家的至柔和儒生的坚持各有其价值,而自己则秉持一种始终如一的原则,不会走向极端。

这首诗语言朴实而含义深远,通过对自然界事物属性的观察与思考,引申出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哲学思辨能力。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