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形式:古风翻译
仲秋时节霜露渐起,万物凋零,云淡天高,秋风阵阵。住在山中的人最先能感觉到这些变化,远行游子要放生高歌才能舒缓心中思家的愁绪。稀疏的树林中不断地刮起冷风,空荡荡的山峦上聚集着浓云。浓重的露水洒落在庭院中的树上,繁密的叶子就从茂盛的枝条上落下。抚摸林中野菌只感生命短暂,攀摘苍松枝叶只羡无惧严寒。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里远远地来到林边野外垂钓,与朝廷、市场这些争名争利的场所断绝联系。只要保持着远古人的心胸,淡然无欲,那我们离无为自适的境界也就不远了。注释
仲秋月:农历八月,是典型的秋日。飂戾:风声。长谣:放声高歌。岫:山峰。垂纶:垂钓。濠上: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后多用“濠上”等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把崇尚老庄就说成是濠上之风。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以清冷的秋月和动荡的风云开篇,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壮阔的氛围。接着,“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点明了诗人身处山中,面对季节更迭引发的感慨,以及远方旅人的思绪如长歌般悠扬。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描绘了稀疏树林中的凉风和云雾缭绕的山峰,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静谧与深邃。“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则通过露水洒落和树叶飘落的情景,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更替。
“抚菌悲先洛,攀松羡后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既有对逝去时光的哀伤,也有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则展示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以及与世无争的淡泊心境。
最后,“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总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暗示了即使在远离尘世的地方,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古人的追慕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理想的独特感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