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形式:古风翻译
东边的树林北面的池塘,水清澈见底。中央生长着白色的荷花,开着三百朵花瓣。在阳光下它们闪烁着光彩,清风吹过散发出芳香。如同银囊破裂香溢出,像玉盘倾泻的露珠。我惭愧自己世俗的眼光,能见到这如珍宝般的花。才知道红莲花,空有清净之名。夏季的花苞还未凋谢,秋天的莲蓬刚刚形成。深夜众僧都已安睡,我独自起来绕池而行。想采摘一颗莲子,寄往遥远的长安城。但又担心离开山林,这莲子在人间无法生长。注释
东林:指东边的树林。北塘:北面的池塘。湛湛:形容水清澈的样子。见底清:可以看见池塘的底部,非常清澈。菡萏:荷花的别称,未开的荷花。清飙:清风。芳馨:香气。琼瑶英:比喻珍贵美好的事物。夏萼:夏季的花萼,指花苞。敷未歇:花开未歇,意为花儿还没有凋谢。秋房:指莲蓬。结才成:刚刚形成。夜深众僧寝:深夜时分,所有的僧人都已经入睡。长安城:古都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出山去:离开山林,比喻离开清修的环境。人间种不生:在世俗的人间无法生长,暗示环境对成长的影响。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湖泊风光图,水清见底,芙蓉盛开。诗人借此景象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世俗尘垢的自我反省。通过白莲花的清净脱俗,诗人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
在这首诗中,语言平实而不失雅致,意境清新而富有哲理。尤其是结尾部分,“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一句,更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修养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篇结合了自然写生与哲理思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