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俗接旷原,微风饯日暮。
日暮暝色来,苍茫识烟树。
疏钟敲不断,半规前峰吐。
俄然满太虚,万里绝阴雾。
心将月同清,月与景俱赴。
波冷无去来,山色有新故。
蹑影就松阴,不惊将梦鹭。
浩荡乾坤内,陶此赏心晤。
形式:古风押[遇]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旷野之中,感受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黄昏到夜幕降临的过程,以及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
首句“谢俗接旷原”,诗人远离尘嚣,步入广阔的田野,寻求心灵的宁静。接着,“微风饯日暮”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轻拂,送走夕阳的场景。随着日暮的降临,苍茫的暮色逐渐笼罩大地,诗人通过“识烟树”感知到远处的烟雾缭绕的树木,增添了一抹朦胧之美。
“疏钟敲不断,半规前峰吐”描述了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悠长而连绵,仿佛与时间一同流逝。半轮明月从前方的山峰中升起,照亮了夜空的一角。接下来,“俄然满太虚,万里绝阴雾”则描绘了月亮逐渐升高,整个天空被月光照亮,万里无云,一片清朗。
“心将月同清,月与景俱赴”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月光融为一体,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外界景色的和谐统一。月光下的水面显得格外寒冷,波纹不显,山色在月光下呈现出新的面貌,既古老又新鲜。
“蹑影就松阴,不惊将梦鹭”描绘了诗人轻轻踏着月光的影子,靠近松林,享受着宁静的夜晚,甚至没有惊动栖息在松枝上的鹭鸟。最后,“浩荡乾坤内,陶此赏心晤”表达了诗人在这广阔天地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满足,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赏心悦目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