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
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形式:七言绝句押[真]韵翻译
柏堂南边的竹林像云海一样密集这阁楼的主人是谁呢注释
柏堂:指有柏树的厅堂,可能象征着雅致或古老的环境。南畔:南边。竹如云:竹子茂密如同云彩。此阁:这个楼阁。何人:谁。主人:房屋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先生:古代对学者、老师的尊称。披鹤氅:穿着类似鹤的羽毛制成的长袍,表示闲适或高雅的生活。更画:不必再画。乐天真:快乐自由的生活,或者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状态。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高雅情怀。诗中“柏堂南畔竹如云”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将竹子比作云朵,既形象地展示了竹子的茂密,又给人以飘逸超凡之感。
“此阁何人是主人”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竹阁主人的好奇和探寻,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自己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主人”不仅指的是竹阁的实际拥有者,更可能是指那些能够真正欣赏并融入自然之中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的寄托和期望。其中,“先生”很可能是对张子野的尊称,而“披鹤氅”则是一个修炼者的形象,寓意着追求高洁和超脱。最后一句“不须更画乐天真”,意味着自然界已经如此完美,不需要再人为地去描绘或装饰什么,只需欣赏其本来的面貌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竹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于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