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鸟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形式:古风翻译
有只孤高的仙鹤,独自飞翔在田野间。它不啄食腐烂的老鼠,也不喝盗贼泉水。它的品性正直不阿,其他小鸟翩翩飞舞却显得浮躁。虽然一同游玩,但志向不同,如此过了十多年。一旦起了贪欲之心,就被猎人的箭所牵绊。它屈身在小池塘内,与群鸡争食。不只是为了稻谷和粮食,也为了争夺腥膻的食物。不只是依恋主人,也与鸢鸟嬉戏亲近。人心难测,天性也会改变。连满足一时的饥饿都如此,何况乘坐大夫的车呢?注释
鹤:这里指品行高洁的人。不群:与众不同,孤高。野田:田野。腐鼠:腐烂的老鼠,象征低劣的事物。盗泉:不义之财,象征不正当的行为。贞姿:坚贞的品格。耿介:正直,有骨气。翩翾:轻盈飞舞的样子,形容其他普通鸟类。矰缴:古代射鸟的工具,这里指猎人的陷阱。委质:屈身,降低身份。稻粱:粮食,象征基本的生活需求。腥膻:肉类,这里泛指欲望。鸢:鹰,大型猛禽,象征权势。大夫轩:大夫的马车,象征高位。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鹤鸟坚守自己的高洁品格,不愿意与其他杂鸟为伍,保持着自己不食腐鼠、不饮盗泉的操守。诗中的“贞姿自耿介”表明了鹤对自身品性的珍视和维护,而“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则透露出鹤与其他鸟类在长时间内共同生活但志趣各异的境况。
然而,当鹤受到某种诱惑时,它也会放弃高洁,去争夺食物,甚至变得对主人和其他鸟类过分亲近。诗中的“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表现了鹤在面临诱惑时的变化,而“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则指出了鹤在追求食物时的竞争行为。
最后,“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物本能难以预测和理解的感慨。而“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则是说,即便是一时的满足,也会导致这样的变化,更何况是在高位者的宠爱之下。
整首诗通过鹤的形象,探讨了品格与诱惑、自然本能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