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
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形式:五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眼帘中的明月倒映在水中,首先汇入汉江向东流。汉江水奔腾向江海而去,而西江水也绕过了庾楼。今晚的明月挂在庾楼上,你是否就在那楼阁中。倘若你在楼头远眺,应该也会看到我心中的忧愁。注释
眼前:眼睛所见的前方。明月:明亮的月亮。水:这里指江水。先入:首先流入。汉江:中国的一条河流,此处特指汉水汇入长江之处。汉水:同上,指汉江。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这里比喻远方或归宿。西江:可能指长江下游的某段,也可理解为泛指西方的河流,此处随汉水流向。庾楼:古楼名,常用于寄托思乡或怀人之情。庾楼今夜月:今晚庾楼上的月亮。君:你。岂:难道。楼头:楼的高处,常指眺望之处。万一:如果,假使。还应:也应该。望我愁:看到我的忧愁,这里指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月与流水交织的夜景,诗人通过月亮和江水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眼前明月水”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将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描绘得淋漓尽致,既展示了夜景的宁静,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先入汉江流"、"汉水流江海"两句,通过汉江之水流向江海,暗示诗人心中的思念也如这奔腾不息的江水,一直延伸至远方。"西江过庾楼"则是具体地点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在之地的特定环境。
到了“庾楼今夜月”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庾楼上的明月,情感开始升华。此时,"君岂在楼头"的问题,如同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之相聚的愿望。
最后两句“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则是诗人对亲人可能的目光所致的一种期待和设想。这里的“望”字蕴含深情,不仅是肉眼的望,而且是心灵的向往,表达了即便不能相聚,也愿意在精神上与之相连。
整首诗通过月亮、江水、庾楼等景物,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以淡远而深长的情怀,与读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