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
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形式:乐府曲辞押[支]韵翻译
宁愿化作天上的牛郎织女星,也不想成为院中短暂的红槿花枝。每年七夕相见一次,但相见的初心永远不变。怎奈何晨开暮落匆匆离去,只能随风东西南北飘散。无法长相厮守,遗憾不能互相思念。面对面尚且如此艰难,背对背的情形可想而知。春风中伯劳鸟的啼声已够纷乱,更何况是在这离别的时刻。紧握双手苦苦相询,最终却未言归期。你的情意已如此决绝,我的心意也变得复杂难平。即便是生死永别,又怎能长久地承受这悲伤。注释
乍可:宁愿。天上:天空中。牵牛织女星:指牛郎星和织女星,中国传说中的两个星宿,象征着被银河阻隔的恋人。不愿:不想。庭前:庭院之前。红槿枝:红色木槿花的枝条,比喻短暂的美好。七月七日:指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相见:见面。故心:初心,最初的心意。终不移:永远不会改变。那能:怎么能够。朝开暮飞去:早晨开花傍晚凋谢飞散,比喻时间短暂。一任:听凭,任由。东西南北吹:随风四处飘散。分不两相守:不能彼此相守在一起。恨不两相思:遗憾不能相互思念。对面:面对面。且如此:尚且这样。背面:背对背。当可知:可以想象。春风撩乱:春风中混乱的。伯劳语:伯劳鸟的叫声,伯劳鸟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握手苦相问:紧紧握手痛苦地询问。竟不言后期:最终却没有提及下次相见的时间。君情:你的情感。既决绝:已经非常坚决。妾意:我的心思。已参差:变得复杂,不再单纯。借如:即使。死生别:生死离别。安得:怎能。长苦悲:长久地承受悲伤。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离别之情的诗篇,通过牵牛织女星的比喻,传递了对永久不变的爱情的渴望和执着。其中“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两句,表达了诗人宁愿选择遥远而恒久的爱情,也就是像牛郎织女那样的传奇之恋,而不愿意像普通的花草般短暂且易逝。接着“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则强调了每年七夕相会时刻所承载的情感深度和坚定。
在“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中,诗人表达了对逝者不能长存的无奈,以及面对自然界变迁不息的力量无从抗拒。紧接着,“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则深刻地描绘出离别之痛和渴望共同承受苦乐的情感。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一句,意味着面对面的情感表现已经是如此深重,那么背向时的情感也就更不用说了。而“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则是在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爱情的珍贵与脆弱。
最终,“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几句,传达了临别时刻的痛苦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面对爱情决裂后的深切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一段恋情中的离合悲欢,以及诗人对永恒与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