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著处。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閒。
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听雨楼》由元代诗人张雨所作,描绘了在雨中的市井景象和听雨的感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雨中市井迷烟雾”,以“迷”字生动地描绘了雨天市井的朦胧景象,烟雾与雨水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神秘又富有诗意。接着,“楼底雨声无著处”一句,通过“无著处”表达出雨声在楼底回荡,难以捕捉其确切来源,营造了一种悠远而不可捉摸的氛围。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这两句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反问,将听雨的感受具象化,仿佛雨声直接触及人的耳朵,或是人的心灵随着雨声飘荡,表达了听雨时内心的微妙感受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閒。”诗人借风幡之喻,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深邃哲理的探索,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最后一句“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即使在雨中,时间依旧前行,生活依旧继续,人们在春寒中寻找温暖,体现了生活的坚韧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