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曲通村小径开,依山结屋任低隈。
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
煮茗烧残柴带叶,脱巾漉起酒和醅。
绝怜笔砚香犹在,集句曾赓百咏梅。
形式:七言律诗押[灰]韵翻译
蜿蜒的小路通向村庄,房屋傍山而建,高低错落。无法找到学问渊博的人来访,但总有不嫌弃贫穷的长者到来。煮茶时,连同柴叶一起烧尽,摘下头巾滤酒,与酿好的酒混合。特别喜爱书房里的墨香依旧,因为这里曾汇集诗句,与百首咏梅诗相呼应。注释
诘曲:弯曲、蜿蜒。依山:靠着山。低隈:低矮而隐蔽。问字:请教学问。高人:学问渊博的人。长者:年长而有威望的人。煮茗:煮茶。柴带叶:带着叶子的柴火。漉起:滤出。笔砚:笔和砚台。香犹在:香气仍在。集句:汇集诗句。赓:续作、接续。百咏梅:上百首咏梅诗。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开头两句“诘曲通村小径开,依山结屋任低隈。”写出了隐士所居之地,是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村庄,小屋建在山间,不追求高大壮丽,只愿意于低矮的环境中安身。接下来的“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则表明隐士生活中的简朴与宁静,没有人来打扰,即使是尊敬的长者也不会因为贫穷而拒之门外。
诗人接着写道:“煮茗烧残柴带叶,脱巾漉起酒和醅。”这里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中的简约与自足,不仅饮食简单,就连燃料都使用树叶,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那么的从容不迫。最后两句“绝怜笔砚香犹在,集句曾赓百咏梅。”则透露了诗人对文墨之乐的眷恋,以及他曾经写过许多咏叹梅花的诗句,这些都成为他隐居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隐士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