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有,欲欢无复似当时。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翻译
想象中你远方的墓地,如今早已长满茂盛的蒿蓬,哀悼你的深情仍如去岁,有管你孤独的坟茔又一度萧瑟秋风。世人不能像匠石深知郢人那样理解王逢原,只有深深了解你的人才能理解认同你。回想起那年庐山向南倾侧,犹如自天而降,正对着我们的书案;湓水滔滔东来,像是流进了你我的酒杯之中。可惜一切往事都随你的离世烟消云散,昔日的欢会已一去不返。注释
王逢原:王令,字逢原,北宋中期诗人,年仅二十八岁就不幸病逝。蓬蒿:指墓地上的野草。纷披:散乱的样子。质:指箭靶,用以比喻投契的知己。平世:旧指清平之世,这里指当世。湓水: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城下。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陈迹:旧事。随手:随着,紧接着。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旧之情的诗歌,语言简洁而深刻。开篇两句“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描绘了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念之情。"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表明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品格和思想在平常的世界中难以获得理解,只有老朋友才能感同身受。
接着,“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则描写了诗人面对自然之景时的独特心境,将大自然融入生活的点滴之处。"陈迹可怜随手尽"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事物的留恋和不舍,而“欲欢无复似当时”则透露出一种无法重现过去美好时光的哀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情怀和独到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