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螀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形式:古风押[真]韵翻译
春雨如同暗色尘土,春风能使人跌倒。在东坡有几间房屋,巢子你和谁做邻居呢?空荡的床上积着旧棉絮,破旧的炉灶里柴薪堆积。我们相对无言,只感到寒冷,悲哀的是你知道我贫穷。我有一壶酒,独自享用显得太无情。无法让你脸颊泛红,姑且湿润你的嘴唇。老朋友有丰厚的俸禄,驾车的人也因酒醉而呕吐。他们哪里知道,我和你正像寒蝉一样痛苦呻吟。努力不要怨恨上天,你我都是天下的百姓。不久花儿柳树将随春意盎然,让我们共享这无边的春天。注释
暗尘:形容春雨细密如尘埃。吹倒:形容春风吹得人站立不稳。东坡:地名,苏轼曾在此居住。巢子:对友人的称呼,可能暗示对方生活简朴。败絮:破旧的棉絮。薪:柴火。寒:寒冷。良不仁:过分自爱,显得不仁义。赪:形容脸颊微红。濡:湿润。千钟禄:极言俸禄丰厚。茵:垫子,此处指饮酒过量后呕吐。寒螀:秋天的蝉,叫声凄凉。天民:指生活在天地之间的百姓。花柳动:形容春天花开柳绿。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凄清的生活图景。开篇两句“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早春时节的氛围,其中雨和风被赋予了力度和情感,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变化,更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情绪。
接着,“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一句中,东坡指的是诗人苏轼自称,他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巢子即巢民,古时贫困者居住的简陋房屋,这里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况。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两句则是对室内景象的刻画,其中空床、败絮、破灶都表现出一种冷清与贫困。敛和郁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容了诗人对寒冷的感受,也反映了他心中的压抑。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自嘲。面对着家中冷清的环境和生活的困顿,他只能在心中叹息,无人可以诉说。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一句中,诗人虽然有酒可喝,但独自饮酒又带了一丝不忍和孤独。这里的“良”字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两句里,“赪”字形容酒不能温暖至颊部,而仅能湿润嘴唇。这既是对物质生活的无奈,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一句中,“故人”指的是旧友,“千钟禄”则是形容他们的富有和享乐,而诗人自己却在寒冷与贫困中,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螀呻”两句里,诗人自问为何要这样悲哀地坐在这里,如同寒螀一般发出呜咽声。这两句充满了无奈和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一句中,诗人在此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要怨天尤人。这里的“我尔皆天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最后,“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两句则是对外界自然景象的描写。在诗人的笔下,即使在寒冷与贫困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无限的生命力。
综观全诗,苏轼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身处困境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他的文字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不平,也流露着个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