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形式:古风押[皓]韵翻译
丰收之年何曾嫌迟,甘甜的雨露不在早来。秋天雨水充足,足以灌溉农田,稻谷已铺满道路。春天的幼苗在九月间生长,与日俱增,颜色一天天变深。劝告你们这些贫寒的读书人,不要悲伤,生活还可能像枯木一样复苏。时机到来时,无论早晚都能展现才能,没有好坏之分。只惊讶那如鹿皮翁般淡泊的人,面对花草也能忘却机心。注释
丰年:丰收之年。孰:何曾。甘泽:甘甜的雨露。耕田:灌溉农田。秋雨:秋天的雨水。禾黍:稻谷。春苗:春天的幼苗。交:生长。颜色:颜色变化。老:变深。衡门士:贫寒的读书人。忽悲:不要悲伤。尚:还。枯槁:枯木状态。时来:时机到来。材力:才能。丑好:好坏。鹿皮翁:比喻淡泊之人。忘机:忘却机心。芳草:花草。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丰收后的田园景象,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丰年孰云迟”暗示了一个充裕安稳的时代背景,"甘泽不在早"则是说这种好景难以长久。接下来的几句话:“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生动地描绘了丰收后的场面,同时通过“老”字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熟。
诗人接着对朋友提出劝告:“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这里的“衡门士”可能指的是有才能但还未得到施展机会的人,“忽悲尚枯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命运的担忧和同情。而“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则是在鼓励朋友要把握时机,发挥自己的才华,不论是先还是后,都应该展现最好的状态。
最后两句“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中,“鹿皮翁”可能是一个隐者或不为世俗所知的人物,“忘机”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的境界,而“对芳草”则是这种超然状态下的宁静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丰收景象和对人的劝勉,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才华与超脱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