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形式:五言律诗押[鱼]韵注释
甲乙第:指科举考试录取时所评定的等第,第一等为甲第,次等为乙等,应考中式称为“登第”。承明庐:原为汉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为庐,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临水”之“水”和“江叟”之“江”均指浔阳江,即长江在九江市的一段。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意即圆满与空虚。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水边垂钓的悠闲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生活变迁的感慨。"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之中不禁发出长啸,心中却突然涌上对十年前往事的思考。"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则是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几次重要的科举考试经历,其中包括考取进士及后来进入朝廷任职。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变幻的感悟。生活中的种种事件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些事情看似重要实则不然,而有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能带来重大的影响。
最后,"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展现了诗人放下世间繁华,选择与自然为伴,与一位老者一起在河岸上坐着钓鱼的平静画面。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超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垂钓这一静谧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对现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平淡生活的期待,是一篇融合了个人经历与哲理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