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形式:古风押[支]韵翻译
没有固定的早晚膳食,过着隐居生活没有四季的供给。于是谋求为亲人谋职,匆忙来到京城。微薄的俸禄还没能惠及家人,离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冬天思念温暖的席子,春天错过了采摘兰草的日子。夏至时阴气开始生长,夜晚的漏壶滴水声渐渐慢下来。孤独忧愁的人,漫长的夜晚独自先感受到。长长的归乡之路,梦中想去却身体无法跟随。坐着惋惜时光变换,蝉在槐花枝上鸣叫。注释
养:生活供给。无晨昏膳:没有固定的早晚膳食。隐:隐居。伏腊资:四季的供给。及亲禄:为亲人谋职。僶俛:匆忙,努力。薄俸:微薄的俸禄。未及亲:未能惠及家人。违采兰期:错过采摘兰草的日子,古代采兰草有怀念亲友之意。稍稍夕漏迟:夜晚的漏壶滴水声渐渐慢下来,表示夜渐深。块然:孤独的样子。长夜独先知:在漫长的夜晚最先感受到忧愁。悠悠乡关路:长长的归乡之路。梦去身不随:梦中想回去但身体无法实现。坐惜时节变:坐着惋惜时光变换。蝉鸣槐花枝:蝉在槐树上鸣叫,象征夏天的到来。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怀念亲人之情的游子心境。开篇“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两句,表明诗人没有积蓄,也不愿意隐藏自己的贫穷状态,而是直接表达了想要回归家庭的愿望。“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则显示出诗人为了寻求生活所需,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来到繁华都市谋生。然而“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一句透露出诗人即便身在异乡,也无法摆脱对家庭的思念。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两句更深刻地表达了季节变迁与内心情感之间的联系。诗人在严寒的冬天依旧怀抱着温暖的床铺不愿离去,而到了春天本应是采兰的时节,却因为身处他乡而错过了这份美好的时光。“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则是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际,诗人渴望一丝凉爽,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表达了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愁,这份忧愁在漫长的夜晚中显得尤为突出,只有自己深知其中的苦楚。接着,“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则是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无尽思念,即便是在梦中也无法真正回到那片故土。
最后,“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一句则是在感叹时间的变化,同时又被蝉鸣声和槐花所吸引,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和对亲情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力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