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水仙操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5-03阅读数:0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糺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形式:琴操

翻译

大浪拍打水面发出响声,蓬莱山上的鸟兽形态奇特。琴心既不欢喜也不惊慌,轻轻放下琴弦,声音清冷而悠扬。水仙仙子飘忽而来迎接,自此伯牙因琴艺留下美名。峄山的树木轻盈空洞,虞舜的斧头之下显出其音质。楠木丝缠绕,奏出凄清的旋律,唤起和煦的南风。先王的教诲蕴含在乐曲中,曲终时天下称赞太平。后人热衷于传播这首曲子,有时音韵充足却情感不足。起初琴声高亢又宽广,只见青山绿水映入眼帘。成连入海的故事触动人心,难道本性真的没有欲望。琴啊,你在于自然而非装饰,不在琴徽金线与玉轸上。

鉴赏

这首《水仙操》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一幅描绘山川自然之美和琴艺超凡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此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川激流、生灵繁茂的壮丽画面。"大波相拍流水鸣"中的"鸣"字表现了波涛声势之猛,显示出自然界的磅礴气概。而"蓬山鸟兽多奇形"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发、异趣横生的生态景象。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这两句转向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面对壮观自然和精妙音乐时的心境。"琴心不喜亦不惊"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安弦缓爪何泠泠"则透露了一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艺术态度。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这里作者借用古代琴师伯牙与其知音之故事,表达了对音乐高峰的崇尚和向往。"水仙"象征着超凡脱俗,而"缥缈来相迎"则传递了一种灵犀互动、心灵沟通的意境。

以下各句通过对琴声与自然景物的交融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的艺术理念和哲学思考。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音韵效果,如"峄阳散木虚且轻"、"檿丝相糺成凄清"等,使全诗读起来如同一曲流畅自然的琴声,给人以美妙的审美享受。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音乐艺术之高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感悟。通过对"太平"这一理想状态的追述,以及"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的反思,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越功利和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精神满足的人生态度。结尾两句"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归纳,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内在的情感世界。

最后,"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一句,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旨:真正的艺术来源于自然,而非外在的装饰或物质追求。这是诗人李咸用对音乐艺术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