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旌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形式:七言律诗押[灰]韵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殊方又喜故人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而“重镇还须济世才”则透露出诗人希望有才能的人能够帮助社会、济困救灾的愿望。
接下来的“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表明诗人对朋友久别不归感到诧异和等待,猜测朋友可能因某种原因而不能按时返回,而“旌节”通常指的是官府的符节,这里可能暗示朋友在外地为官。
中间两句“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旌门去鹢催”则描绘诗人想要告别某个地方(“巴徼”可能是指巴蜀一带),准备启程离去,但又因为思念而迟疑不决。这里的“鹢”与“莺”都是鸟名,常用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
最后两句“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则表达了诗人在年纪渐长、身体衰弱之际,对于能够共叙旧事的友人的渴望,以及对于一生的抱负和情感不知道应该向何人倾诉。
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人世间美好关系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