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形式:四言诗翻译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多如茅茨样。蔽膝闪着赤色光,六军统帅检阅忙。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剑鞘饰玉真堂皇。周王将享万年福,保他家室永兴旺。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全聚他身上。周王将享万年福,保其国家用安康。注释
洛:洛水。古有二洛水,一发源于陕西西北,流入渭水;一发源于陕西南部,经洛阳而流入黄河。朱熹认为此诗所指为经洛阳而流入黄河的洛水。泱泱:水势盛大的样子。君子:指周王。止:语助词。茨:茅草屋盖,有多层。如茨,形容其多。韎:用茜草染成赤黄色的革制品。韐:蔽膝。此为天子有兵事时所穿。奭:赤色貌。有奭,形容韎韐之色鲜红。作:起也。六师:六军。古时天子六师,每师二千五百人。鞸:刀鞘,古代又名刀室。琫:刀鞘口周围的玉饰。有珌:即珌珌,玉饰花纹美丽貌。家室:此处犹言“家邦”,即国家。既同:指福气聚集。既,完全。同,汇聚。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和平安宁的景象,"瞻彼洛矣,维水泱泱"表达了对美好河流之滨的赞美。"君子至止,福禄如茨"则强调了君子的到来带来了如同茂密草木般的福祉和繁荣。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反复使用"瞻彼洛矣"这一意象,构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场景的回环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君子长久安定及家室、国家之福祉的祝愿。
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以重复和平行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稳固且吉祥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强调了理想社会中君子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保持社会秩序与繁荣所起到的作用。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美好展望,同时也是对君子德行及福祉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