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武昌西山,并叙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25阅读数:0

宋-苏轼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

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

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

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形式:古风押[灰]韵

翻译

春日江水上涨,葡萄美酒映照,武昌的官柳啊,是谁栽种?想起曾在樊口装载春酒,漫步登西山寻找野梅。十五里山路崎岖,风儿吹过,仿佛乘风飞翔在崔嵬峰峦间。一同游历疲倦地躺在九曲岭,撩起衣裳独自来到吴王台。遥望中原何处,只见夕阳低垂,尘土蒙蒙。归途经过解剑亭,苍翠山崖半隐云海。浪翁醉倒之处如今仍在,石臼中酌酒,却无酒杯。自那时起,古风何人能继?你的妙语留在山间。如今清理杂草,唯恐野火焚烧青苔。当年相望却不得见,金銮殿前,玉堂巍峨。谁能料到,白发人共守长夜,看着烛光摇曳,花儿凋零。江边晨梦忽然惊醒,铜环玉锁似春雷轰鸣。山人帐内空寂,猿鹤哀鸣,江湖水涨,鸿雁南来。请你为父老乡亲作诗,回应万壑松风的哀歌。

注释

春江:春天的江水。蒲萄醅:比喻美酒。武昌官柳:武昌地区的官道旁柳树。樊口:地名,位于湖北。西山:指具体的山名。崔嵬:形容山势高峻。九曲岭:曲折的山路。吴王台:可能指历史遗迹。黄埃:黄色的尘土。解剑亭:地名,可能与剑有关。云涛堆:云雾缭绕的山峰。浪翁:诗人自指或对友人的称呼。石臼:石制的容器,用来舂米或磨酒。妙语:精妙的语言。山隈:山的拐角处,隐秘的地方。野火烧苍苔:野外火灾可能烧毁青苔。玉堂:古代宫殿中的厅堂。金銮:宫殿的代称。椽烛:屋檐下的蜡烛。铜环玉锁:象征贵重物品。山人:隐士或山居之人。帐空:帐子空荡无人。鸿雁:候鸟,此处可能象征书信。父老:对老年人的尊称。万壑松风:形容山谷间的松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武昌西山的所见所感。开篇即以“春江渌涨蒲萄醅”勾勒出江景之美,随后提及“武昌官柳知谁栽”,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人情世故感怀。诗人通过忆往事,如樊口载酒、寻野梅等细节,勾勒出一个游子怀旧的情境。

在“西山一上十五里”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激越之情,而“风驾两腋飞崔嵬”则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壮丽。随后的“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征服感,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高之情。

接下来的“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则转换了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绪。诗人通过对故乡的遥望,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思念。随后,诗人又回到了现实世界,“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归隐山林的意境。

在“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这两句中,诗人似乎在向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而“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守护之情。

诗歌后半部分,“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一句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于保护自然环境、不让美好事物毁于无形手中的担忧。而“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则再次回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岁月流转、人事沧桑的情怀。而“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则以梦境的突然破碎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波动。

最后,“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一段,则以山人的寂寞与对家乡的思念为结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传达自己情感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