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形式:五言律诗押[东]韵翻译
如何消解炎炎夏日的烦恼,只能静静地坐在庭院中。眼前没有多余的杂物,窗下吹来清凉的风。炎热消散是因为内心宁静,凉爽的感觉来自于空旷的房间。此刻的舒适自在,很难与他人共享。注释
何以:为何,怎么样才能。销烦暑:消除烦恼和酷暑。端居:安坐,静静地待着。长物:贵重或重要的物品,这里指多余的杂物。清风:清凉的风,比喻凉爽的环境。热散:炎热消退。心静:内心平静。凉生:产生凉意。室空:房间空旷。此时:此刻,当下。身自得:身心舒畅,自我满足。难更与人同:很难再找到与自己相同感受的人。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寻找心灵宁静的场景。"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表明诗人为了消除夏日的烦躁和酷热,选择了一处幽静的院落作为避暑之所。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宁静空间的特点。诗人视线内没有高大或是繁复的景物,这种简洁的环境使得心灵能够得到片刻的休息。而窗下的清风,则如同自然界赐予的恩惠,为炎热之中带来了凉爽。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两句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诗人通过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使得身心皆可从酷暑中解脱出来。而这种清凉的感觉,不仅是外界环境所赐予,更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它源于一个空旷无物、心境澄明的空间。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灵满足。这份宁静和凉爽,是诗人独有的体验,不是可以与他人共同享受的。这种感觉不仅是肉体的舒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与冷、动与静,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