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形式:古风押[先]韵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雄伟壮观的山势和深邃神秘的自然景象。"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一句,以动态的视角展示了山脉如同奔驰的骏马一般,气势磅磅。"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则描写了山路的曲折和险峻,以及山中可能存在的古老遗迹。
接下来的两句"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通过对比山与水的静止不动与流动不息,点出了自然界中物种生存之地的深远和神秘。这里的“蛟龙”象征着山川之灵,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之心。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则转向了修行者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则是诗人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细节,强调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坚定和纯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以下几句"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表现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高僧的尊敬与学习之心。
随后,诗人通过“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回顾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物是人非,以及对繁华落尽后的感慨。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以及对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感悟。
最后,“近来愈觉世路隘,毎到宽处差安便。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常和对知识与智慧永恒追求的渴望。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沧桑、生命哲思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超脱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