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
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
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形式:七言律诗押[文]韵翻译
晋代名流此刻离群,似要与浓密树荫分享去留之念。题写之处或许还在寻找王内史的墨迹,作画之时应是顾将军的手笔。长廊夜晚寂静,声音仿佛疑为雨声,古殿秋意深沉,光影胜过浮云。从南台一步入人间,清晨的泉水和清脆乐音更是难以再闻。注释
晋朝:指晋代。名辈:有名望的人。离群:离开群体或团体。浓阴:浓密的树荫。题处:题写的地方。王内史:可能指的是王羲之这样的著名书法家。画时:作画的时候。顾将军:可能是擅长绘画的将军,如顾恺之。长廊:长长的走廊。夜静:夜晚的寂静。声疑雨:声音像雨声。古殿:古老的殿堂。南台:地名,可能指某个高处。晓泉:清晨的泉水。清籁:清脆的声音。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古人遗迹的怀念之情。
“晋朝名辈此离群”开篇即点明历史的长河与个人的渺小,将个人与众多晋朝名流的距离拉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紧接着,“想对浓阴去住分”则是诗人想要在浓密的云雾中寻找一份宁静和孤独,这里的“分”字用得妙,既有空间上的划分,也含有心灵上的隔绝。
下片“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诗人在古迹中寻找历史的痕迹,通过对古人的怀念来强化自己的超然之感。这两句用事实细节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两句则是典型的山水田园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调。这里,“疑雨”和“胜云”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
最后两句“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诗人似乎在说,他的心灵已经飞越了尘世的喧嚣,只是在清晨的泉水声中寻找那份难以企及的宁静。这里,“一下”给人的感觉是突然而至的超脱,而“晓泉清籁更难闻”则是对自然之声音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怀念、山水田园景物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