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偈五首(其四)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22阅读数:0

宋-释士圭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落华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华。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形式: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探讨了“见”与“非见”的关系,以及“可还者”与“不汝还者”的哲学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落华”与“流水”作为意象,寓意着世间万物的流转与变化。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句话首先提出了一种对“见”的反思,即当我们认为自己在“见”时,实际上可能并未真正触及事物的本质或真相。这里的“见”不仅仅指视觉上的观察,更包含了认知、理解乃至心灵的感受。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进一步阐述了“见”的局限性,指出即使我们自以为在“见”,实际上也无法完全把握事物的全貌,因为“见”总是与“非见”并存,无法完全涵盖所有层面。

“落华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华。”这两句通过“落花”与“流水”的互动,描绘了一幅自然界中生命与时间流逝的画面。落花有意地追随流水,象征着生命的追求与渴望;而流水则似乎对落花的情感无动于衷,象征着自然规律的无情与不变。这一对比,揭示了生命与宇宙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这句话强调了世间万物的暂时性和变化性,暗示了所有可以回归或改变的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自我(“汝”),强调了变化与无常。

“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指出那些不可回归或改变的,正是非自我所构成的世界。这句诗深化了前一句的思考,强调了自我与外界之间的界限与联系。

最后,“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借用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诗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虽然看似消失,但其实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世间,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探讨了“见”与“非见”、“可还者”与“不汝还者”的关系,以及生命、时间与自我之间的复杂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深刻的洞察与感悟。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