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
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
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
形式:七言律诗押[灰]韵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标题为《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通过诗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朋友吴仲庶所绘山水画作的赞赏与鉴赏。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组山水画作品的惊喜和发现。"省中"指的是内心或意想之中,而"崔嵬"则形容山石的雄伟、险峻。"六幅生绡坐上开"意味着这些绘画作品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仿佛在绢布上活了起来。
接下来的两句"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描述诗人对这组画作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以及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艺术家内心的创造力和情感的流露。
"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技艺的深刻理解和欣赏。"雅怀"指的是高雅的情操和内心的美好感受,而"重向丹青得"则意味着通过这些作品,诗人获得了艺术上的满足和愉悦。
最后两句"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通过提及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山水诗意境,表达了对吴仲庶绘画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更在精神内涵上与古代诗文并驾齐驱的高度评价。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作为鉴赏家对于艺术作品细腻入微的感受和理解,而且也透露出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深切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