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潦未经日,谁教水虫游。
薄暮积潦冱,水虫随巳休。
乃知造物者,不独于蜉蝣。
蟠桃三千年,灵椿五百秋。
风霜既历历,岁月亦悠悠。
自是由乘除,举世惊短修。
遂令得失徒,浪喜还浪愁。
达人观大观,委心任去留。
形式:古风押[尤]韵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潦有感》,是明代诗人岳正所作。诗中通过对秋日积水和水虫活动的描绘,引发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哲思。诗人首先感叹积水虽浅,但足以让水虫游动,暗示生命的活力即使在微小处也能显现。接着,他以“薄暮积潦冱”象征时光的流转,水虫随之歇息,暗示生命的无常。
诗人由此联想到造物主对待万物的公平,即使是寿命极短如蜉蝣,也有蟠桃三千年、灵椿五百秋的长寿生物作为对比。他感慨岁月漫长,人事如风霜般历历可见,世间人却往往为短暂的得失而喜忧。
最后,诗人提出达观的人生观,认为应看淡世间的得失,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地生活,不被短暂的忧虑或欣喜所左右。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