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形式:七言绝句押[豪]韵翻译
深色与浅色的火焰交织,微妙的味道最为动人。不一定鸡头果像鸭脚般平凡,银杏和金桃搭配也别有风味。注释
深灰:深色的灰烬或火焰。浅火:浅色的火焰。略相遭:相互交织或相遇。小苦:轻微的苦味。微甘:微微的甜味。韵最高:味道最优美。未必:不一定。鸡头:一种植物果实,形状像鸡头。鸭脚:比喻平凡无奇的事物。银杏:一种落叶乔木,果实称为白果。金桃:象征珍贵或美味的水果。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时令美食与生活情趣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中的第八首“银杏”。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味道细微变化的感受和欣赏。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这里的“深灰”与“浅火”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调味过程,可能是烹饪银杏时火候的掌握,既不宜过猛也不应过弱。这种处理使得银杏呈现出独特的小苦而后转为微甘的复杂口感,这种变化被诗人认为是最高境界的味觉体验。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这两句则是在强调自然物产的独特之美。不必将鸡头(一种菜肴)与鸭脚进行比较,因为每种食材都有其自有的风味。诗人认为,银杏与金桃一起食用也不妨,它们各自的韵味并存,相辅相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食物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小确幸和美好感受,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