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历阳。
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尘土堆胸肠。
君家联翩三将相,富贵未已今方将。
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
观君崛郁负奇表,便合剑佩趋明光。
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
我生本是便江海,忍耻未去犹徬徨。
无言赠君有长叹,美哉河水空洋洋。
形式:古风押[阳]韵翻译
去年我送你去守解梁,今年又送你赴历阳。每年都在送人做太守,忍受着尘土填满心肠。你的家族出了三位将相,富贵不断如今正辉煌。你的子孙像凤凰和骏马,天生优秀传承给儿郎。看你才华出众,背负奇异的仪表,本当佩剑入朝廷殿堂。为何你在小郡频繁奔波,战马还未卸下风帆张?我本愿随江海漂泊,却忍辱未去,仍在徘徊。无言相赠只有深深叹息,黄河美景浩渺无边,何其壮美啊!注释
解梁:古代地名。历阳:古代地名。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尘土:比喻仕途艰辛。联翩:连续不断。将相:指高级官员。凤雏:比喻有出息的人。骥子:骏马之子,比喻优秀子弟。崛郁:卓越出众。明光:汉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征马:出征的马,象征远行。徬徨:犹豫不决,徘徊。河水:黄河,象征壮丽景色。洋洋:形容水势浩大。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连续多年被派遣到不同地方担任太守的场景,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不断离去以及自己身为游子、不得安宁生活状态的情感体验。
诗的开篇即设定了时间的流转和送别的主题:“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历阳。”这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送别场景,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随后,“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尘土堆胸肠”则进一步突出了官员生活中的循环往复和不得已的情形。
在第三句“君家联翩三将相,富贵未已今方将”中,诗人提到了朋友的家族背景,其富贵与权势并未终结,反而正当盛时。这不仅是对朋友家族地位的一种肯定,也隐含着自己与之比较的心情。
“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则描绘了一种贵族或高官后代的繁荣景象,凤雏骥子代表了高贵的血统,而毛骨往往传诸郎则暗示着这种血统的延续。
诗人在“观君崛郁负奇表,便合剑佩趋明光”中,对朋友的才华和抱负给予高度评价,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交织在一起。
紧接着,“胡为小郡屡奔走,征马未解风帆张”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频繁离别和奔波于外的不甘心态,以及对待命运摆布的无奈。
“我生本是便江海,忍耻未去犹徬徨”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原本适应于自由如江海般流动的生活,却不得不在仕途上徘徊,内心充满了羞愧和迷茫。
最后,“无言赠君有长叹,美哉河水空洋洋”一句中,诗人以沉默代替语言,通过对河水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离去时无法言说的深情,以及对未来宽广无垠的期待。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更蕴含着个人对于仕途生涯、家庭背景、个人的抱负与命运等方面深刻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