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
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形式:古风翻译
东边的屋舍已经种了一百棵桑树,西边又建了百步长的池塘。早晨采完早茶,傍晚又开始采晚茶,此时小麦正抽穗,大麦已泛黄。吃饱后我抚着肚子,不再抬头仰望天空,感叹时光。读书的习惯还未完全消除,灯下纸张上字迹红黄交错。我的孩子在一旁讨论治国之道,常常让我欣喜若狂。无需喝酒也能陶醉,拿起书来诵读声音响亮。人生的各种疾病总会有痊愈的时候,唯有书瘾无法治愈。希望孩子努力耕作,衣食无忧,但读书万卷真的有益吗?注释
舍东:屋舍东边。百本桑:一百棵桑树。舍西:屋舍西边。小麦方秀:小麦开始抽穗。大麦黄:大麦熟了变成黄色。手扪腹:用手摸肚子。号苍苍:仰头呼唤天空。简牍:古代的竹简或木牍,代指书籍。论治乱:讨论国家治理。琅琅:形容读书声清脆。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描绘了作者田园生活的场景。首句“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展现了作者辛勤耕耘的生活,暗示着对子孙后代的期望。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丰衣足食生活的满足。
诗人以“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自嘲,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大自然的敬畏。然而,“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又透露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教育下一代的执着,希望儿子能深入研读,讨论治乱之道。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才智的赞赏,以及对儿子能够传承书香门第的期待。最后两句“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和“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则以幽默的方式强调了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热爱,希望儿子能保持这种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体现了陆游的田园生活理想,也寄寓了他对后代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