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形式:古风翻译
太阳和月亮为何如此匆忙,尘世间的苦难紧紧束缚。仙女已经离去无处寻踪,只留下故乡的白鹿为伴。仙人已离开,鹿儿失去家园,孤独地凝视着远方城市的晚霞。直到现在,还听说有游荡的洞穴访客,夜晚在江边集市呼唤着平沙。千棵长松在风中瑟瑟作响,仙宫近在咫尺却无人居住。夜晚,那白鹿的鸣叫声消失何处?满山秋草中再也找不到它的足迹。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促促:匆忙。尘世:人间。苦局束:苦难束缚。仙子:仙女。无踪:无处可寻。故山:故乡。白鹿:白色鹿。孤栖:孤独。层城:远方城市。游洞客:洞穴访客。江市:江边集市。松:长松。萧瑟:瑟瑟作响。仙宫:仙人的居所。咫尺:很近。鸣:鸣叫。安在哉:在哪里。秋草:秋天的草。行迹:足迹。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开篇“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表达了对时间飞逝和尘世牵绊的感慨。紧接着,“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则展现了一种美好的神话想象,其中仙子的离去留下了白鹿,成为仙界与人间交流的唯一线索。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以及现实中的孤独感受。仙人的离去,使得连那只白鹿都失去了家园,而诗人则是独自徘徊在高楼之上,凭栏远望,心中充满了怅惘。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这两句,通过对仙境的想象和传说中的游洞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夜晚在江边市场听到呼唤声,是不是也在暗示着一种寻求解脱的心情呢?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则是对仙境的一种描绘,长松成林,风吹过时发出萧瑟之声,而那曾经的仙宫,如今却人去楼空,没有半点脚印。
最后,“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则是诗人的疑问和对仙境存在的一种揭示。白鹿夜晚时分鸣叫,其安身之处是否依然在这片故山?而满山的秋草中,却没有任何足迹,似乎是在暗示着,那些神话般的存在已经远离了这个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苦难、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