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
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
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
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
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
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
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
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
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
形式:古风翻译
忙碌一生在世间,何处风俗不相同。人们纷纷忙于竞争,前行中又受诸多束缚。无论贵贱都感悲伤,不论贫富也觉得满足。万古以来皆化为尘土,邻居间轮流哀乐哭诉。我如同粗陋之人到了巫峡,岁月匆匆如蜡烛燃烧。宁愿滞留此地,忘却荣辱得失。直到年老仍参与朝政,每日仅能糊口度日。我在石城东搭建草屋,山北山谷采药为生。在严寒中修炼内心,无需追求繁复的绿色生活。并非刻意安排,只是顺应内心的孤独。通达之人如弦一般正直,小人则像钩般弯曲。是非曲直我不去分辨,只在阳光下等待砍柴放牧。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界的深刻思考。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两句,揭示了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宇宙之下的命题,同时也触及到了地域文化差异的问题。这里的“劳生”指的是普通百姓,“乾坤”则象征着天地或宇宙,而“何处异风俗”则是对不同地方文化习俗差异的提问。
"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两句,描绘了人们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时所表现出的迫切与无奈。这里“冉冉”形容人群拥挤,“趋竞”则是向上攀爬的意思,而“行行见羁束”则指的是在社会规范和规则中感到束缚。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和财富差异的超然态度。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因外界的荣辱而动摇。
接下来的"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万古一骸骨”形象地表达了历史长河中个体生命的渺小,而“邻家递歌哭”则反映出人们对于逝去者的一种哀悼。
"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两句,是诗人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这里的“鄙夫”是诗人自谦之词,“巫峡”则是地名,而“三岁如转烛”形容时间流逝得像蜡烛一样迅速。
以下几句"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则是对个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表述。这部分内容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利荣辱持有超然态度,对于工作与生活保持着一种平淡的心态。
最后几句"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则是对品德高下和个人选择的思考。“达士”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小人”则相反,而“曲直我不知”表明诗人对于这些复杂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只能遵循内心的声音去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