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形式:古风押[先]韵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开篇“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江山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的幽远愁绪。这里,“愁心”二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平与向往,而“千叠山”、“积翠如云烟”的描写,则是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赞美。
接着,诗人通过“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两句,将画中的山水与天气变化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界无尽变化与永恒不变的哲学思考。这里,“远莫知”的疑问和“山依然”的肯定,不仅是视觉美感的描绘,更蕴含着对生命、宇宙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中还有一段:“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这里,“两崖苍苍”、“百道飞来泉”等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生机,更通过“隐复见”、“奔川”的动态描写,增添了一种生命力和流动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中。这不仅是对画面的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一次深度探索。
最后,诗人在“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中表达了对于这幅画作的极高评价,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后续的几句则是诗人基于个人经历与情感的一次深刻反思,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更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怀。它以画作为媒介,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宇宙以及时间永恒的深刻思考,是一首集哲理与艺术于一体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