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馀,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学识与仕途的自我省察。诗人以"夜梦嬉游童子如"开篇,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心境,但紧接着"父师检责惊走书"则是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感,这两句构成鲜明对比。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自己对于学业的追求,并自我反省,感到自己的进步并不如意。"计功当毕春秋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才华未能充分展现的感慨。而"今乃粗及桓、庄初"则是说尽管自己已经努力到了一定的程度,但仍感到不够,总想达到更高的境界。
接着几句"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描绘了诗人在读书中获得灵感时的情形,虽然身体不适,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的执着和专一。
最后几句"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则是诗人对自己长期从政经历的反思,他虽然投身于政治,但内心仍然牵挂着学问。"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这几句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在学术上的造诣可以和古代的圣贤相比,并暗示了自己要不断进步,像用犀牛皮制成的坚固书strap一样,将知识紧紧地束缚起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个人修养、学术追求和政治生涯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对于学问不懈追求的执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