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盘盂中,可以鉴毛发。
盘盂若动摇,星日亦不察。
镜在台架上,可以照颜面。
台架若动摇,眉目不可辨。
精神在人身,水镜为拟伦。
身定则神凝,明于乌兔轮。
是以学道者,要先安其身。
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
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
俨然望而畏,暴慢不得亲。
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
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
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
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
形式:古风翻译
水在盘盂中,可以鉴毛发。盘盂若动摇,星日亦不察。镜在台架上,可以照颜面。台架若动摇,眉目不可辨。精神在人身,水镜为拟伦。身定则神凝,明于乌兔轮。是以学道者,要先安其身。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俨然望而畏,暴慢不得亲。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注释
水:液体。盘盂:古代盛水或食物的器皿。鉴:照见。毛发:细小的头发。动摇:晃动。镜:镜子。台架:放置镜子的架子。颜面:脸庞。眉目:眉毛和眼睛。精神:人的精神意识。拟伦:比喻。身定:身体稳定。神凝:精神集中。乌兔轮:日月运行。学道者:修习道义的人。安其身:修养身心。坐:坐着。行:行走。动尘:引起尘埃。妄动:随意乱动。谈论:说话。俨然:庄重的样子。暴慢:粗鲁傲慢。淡然:平静。虚:空灵。志虑:思想。诵:背诵。潜自闻:无声中听到。默省记:默默记住。甘珍:美味的珍品。一遍胜十遍:一次比多次效果好。艰辛:艰难。鉴赏
这首诗以水和镜作为比喻,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学习的道理。首句“水在盘盂中,可以鉴毛发”形象地说明了静止之物(如水)能清晰反映微小事物,寓意人的精神如同静心时能洞察细微。接下来通过“盘盂若动摇,星日亦不察”和“台架若动摇,眉目不可辨”,强调了稳定的重要性,意指心灵的平静是认知清晰的前提。
诗人进一步将人的精神比作“水镜”,指出只有身心安定,“身定则神凝”,才能像观察日月运行那样洞察事物本质。他教导子孙,学习之道首先要学会“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谨慎,避免轻浮躁动。
诗中还强调了眼、口、耳的运用应有度,目光专注,言语谨慎,对待他人要敬畏有礼。通过“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诗人倡导内心平和,不分杂念,这样才能做到耳聪目明,心领神会。
最后,诗人以味觉的享受来比喻学习的快乐,指出反复研习的益处:“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整体而言,这首诗寓教于乐,以生动的比喻引导子孙们理解学习的真谛,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