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翻译
我知道自己的禄位并无功劳,你们又如何报答这清明的时代。无论是做农夫还是读书人,本质区别在哪里?侍奉国家和亲人,只求不欺骗他们。道理都在六经之中,哪里会有尽头?亲自耕种百亩田,生活就不会有饥饿之忧。最真实的情感现在交付给你们,熟读《周公七月诗》,那里面有深刻的教诲。注释
禄食:俸禄或官职。何以:用什么。明时:清明的时代。为农:做农夫。为士:做读书人。事国:侍奉国家。事亲:侍奉亲人。不欺:不欺骗。道在六经:道理在古代经典著作中。宁有尽:哪里会有尽头。躬耕:亲自耕作。无饥:没有饥饿。相付:交付。熟读:深入阅读。周公七月诗:《周公》中的《七月诗》,古代赞美农耕生活的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写给儿子的一首家训诗,名为《示儿子》。诗中,陆游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禄食无功的淡然态度,认为自己明白功名利禄并非生活的全部。他教导儿子,无论是从事农耕还是读书做官,关键在于是否忠诚诚实,对国家和亲人尽责不欺。
诗人强调,儒家之道深藏于六经之中,无穷无尽,躬耕自足可以避免饥饿之忧。最后,他将最深切的教诲寄托在熟读《周公七月诗》上,这部经典可能寓含了关于治国理政和家庭伦理的重要智慧。整首诗体现了陆游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秉持正道,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坚守诚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