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形式:词词牌:减字木兰花翻译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我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我这就将梅花插在云鬓间,让花与我的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注释
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奴:作者自称。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她所爱男子的称呼。这里当指前者。比并:对比。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从艺术风格来看,李清照擅长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婉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之美。这首诗通过卖花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这两句诗写出了初春时节,花朵即将盛开的生动景象。诗人以一个小小的动作——购买了一枝快要绽放的花朵,来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这两句则描写了这枝花上还挂着昨夜的露水和微弱的光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与独白。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自卑心理,她担心自己的容颜比不上这枝即将盛开的花朵,流露出了女性特有的柔弱和自怜。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爱人的请求,让他仔细比较她的发髻与花朵,看似是在做一个无奈的比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有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清照细腻的情感和深婉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