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
形式:五言律诗押[灰]韵翻译
夜晚思归心切,笛声更加凄凉。忧愁的人不愿再听,它却自己飘到枕边。风起时,边塞的云雾被吹散,深夜的关门月色显现。天亮时我独自惆怅,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零殆尽。注释
入夜:夜晚。思:思念。归:回家。切:深切。笛声:笛子发出的声音。清:清澈。哀:悲哀。愁人:忧郁的人。不愿:不愿意。听:听见。枕前来:来到枕边。风起:起风。塞云:边塞的云。断:中断。关月:关门的月色。开:显现。平明:天刚亮。独:独自。惆怅:忧郁,失落。落尽:凋零完。一庭梅:满院的梅花。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愁绪。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这两句表达了夜幕降临时,诗人的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渴望,而那悠扬的笛声,更增添了一份哀伤之情。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笛声虽然令人心生哀痛,但它似乎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直至诗人的枕边,让他无法逃避这份思念。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冷清而又辽阔的夜晚景象,风起时,边塞的云雾被吹散,深夜里,城楼上的明月渐渐升高,为诗人的愁思增添了一份凄凉。
"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在一个寂静而又平淡的早晨,诗人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忧伤与惆怅。而那庭院中的梅花,也似乎在这个清晨里纷纷扬扬地凋零,象征着孤独和凄美。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笛声、边塞风云、月光以及庭院中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夜中的乡愁与孤寂。整体上,这是一首抒情性强烈,以景物烘托情感的典型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