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形式:古风押[支]韵翻译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注释
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斟酌: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农务:农活儿。辄:就。相思:互相怀念。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厌:满足。此理:指与邻里过从畅谈欢饮之乐。理:义蕴。将:岂。将不胜:岂不美。兹:这些,指上句“此理”。纪:经营。这两句语意一转,认为与友人谈心固然好,但应当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获。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生活图景。开篇“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文学创作的热情。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与亲朋好友相聚,共享天伦之乐,这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可见一斑。诗中的“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则表现了人们在劳作与休息间的自然情感流露。
诗中的人物关系和谐而充满温馨,彼此之间的情意绵长,“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描写的是那种不仅在外表上的关心,更是内心深处的挂念与喜悦。然而,这种美好的情感状态并非永恒,“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时光易逝而不能长久的感慨。
最后两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勤劳与自给自足的一种肯定。这里强调的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不可依赖他人或虚幻的愿望。
整首诗以其平和、自然的情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陶渊明对于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