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形式:五言律诗押[庚]韵翻译
雁门关的日头刚刚放晴,狐塞的雪地又恢复了平坦。在高耸的危楼上俯瞰无边的沙漠,古老的通道紧邻着蜿蜒的长城。剑上的寒星闪烁,如同弯弓的箭矢发出清脆的鸣响。谁能想到,束缚敌人的竟是一个书生,就像贾谊这样的文人。注释
雁塞:古代边关名。初晴:刚刚放晴。狐关:又一古代边关名。复平:再次变得平坦。危楼:高楼。广漠:广阔的沙漠。古窦:古老的洞穴或通道。长城:中国的古代防御工事。拂剑:剑上反射的光芒。金星:剑上的金属反光。弯弧:弯弓。玉羽鸣:形容箭矢出弦的声音。谁知:谁能料到。系虏者:束缚敌人的人。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有才智的文士。书生:读书人。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通过关隘的壮丽景象和内心世界。开篇“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勾勒出一幅冬去春来的边塞图画,天气初晴,积雪开始融化,展示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的变化。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则描绘了关隘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感。危楼指的是边塞的军事设施,而广漠、古窦和长城,则是对这些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概括,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孤独。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一句,通过将军手中的武器——剑,与天上的星辰相连,渲染出了将军英勇而又有些许神秘的情怀。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战场的决心。
最后,“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贾谊的感慨。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系虏”之策(即用联姻等手段来安抚匈奴)而闻名,然而他本身是个书生,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贾谊智谋和文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边塞生活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