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贤相正弥纶,谏诤臣微敢徇身。
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骛足未离尘。
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
宴坐黄堂愧无限,陇头元是带经人。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翻译
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宰相治理国家,即使微小的谏官也不敢只为自身利益而沉默。只要能让百姓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忠于国家,即使身处世俗也不妨碍我追求理想。我怎会推辞远离京城去救济百万灾民,哪怕要跋涉千里。静坐在官署中深感责任重大,愧对那些在边疆带着经书教化百姓的人。注释
弥纶:治理,统揽全局。谏诤:直言规劝。徇身:只顾自身利益。骛足:比喻追求,志向。宴坐:安坐,静思。带经人:指有学问、懂教育的人,此处可能暗指边疆的儒生。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圣明君主和贤良宰相的赞扬,认为即使作为微小的谏诤之臣,也应忠心不二,像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一样,不避尘世纷扰。他愿意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即使远行千里,也不辞辛劳。在享受宁静的官署生活时,诗人深感责任重大,自愧不如那些带着经典著作边疆劳作的人。整首诗体现了范仲淹的儒家忠诚与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