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有时为了微官的小利打算,心中就挂念起千里之外百姓的忧虑。在桑树林中,农夫举起箔子,蚕宝宝开始结茧;田野上,人们挥舞镰刀,麦子已经成熟迎来秋天。更令人欣喜的是,风雨在北方大地出现,立刻带来灵湫(神话中的水潭)的神灵降雨。从此以后,祈祷五谷丰登不再是空洞的愿望,我们期待看到贫瘠的土地也能丰收满满。注释
偶徇:偶尔为了。一官:一个小官职。偷禄计:谋取私利的打算。长人忧:百姓的忧虑。桑间:桑树丛中。举箔:举起箔子(养蚕工具)。初茧:刚结的蚕茧。陇上:田间。挥镰:挥动镰刀。麦已秋:麦子已熟。更喜:更令人欢喜。风雷生北极:风雨在北方兴起。云雨出:带来雨水。灵湫:神话中的灵湫,象征神灵。非虚祷:不再是空洞的祈祷。瓯窭:贫瘠的土地。果满篝:丰收满载。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喜雨》,他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首联“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揭示了诗人虽然暂时担任官职,但仍心系百姓疾苦,流露出责任感和使命感。颔联“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描绘了农事繁忙的景象,生动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也暗示了丰收在望。
颈联“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及时雨的期盼,希望风雨适时降临,滋润大地,带来生机。尾联“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则直接表达了对丰收的笃定信念,相信祈愿将不再空洞,贫瘠的土地将满载硕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又寓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民本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