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形式:古风押[删]韵翻译
鲁地的旅人抱着白鹤,告别我后前往泰山。起初他像一片云彩飘动,消失在青翠的山崖之间。他一路向上攀登,直抵天门,日观峰几乎触手可及。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峦,我无法望见他的踪影,不知他何时能回来。注释
鲁客:指来自鲁地的客人。抱:抱着。白鹤:白色的鹤,象征高洁或自由。别余:告别我。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崇高。初行:刚开始行走。若:好像。片云:一片云彩。杳:消失,远去。青崖:青翠的山崖。天门:天门山,泰山的一处著名景点。日观:日观峰,观赏日出的地方。攀:攀登。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及:达到,看见。此去:这次离去。何时还:什么时候回来。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厚情谊。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一位来自鲁地的旅人怀抱着洁白如雪的鹤鸟,与诗人告别,准备前往泰山。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离别的情景,也暗示了友情的纯洁无瑕。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诗人继续描写旅人的身影,如同一片浮动的云朵,在青石嶙峋中渐行渐远。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渺小感,以及对远去友人的一种美好的祝愿。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旅人的身影越来越高,直至接近天门,仿佛每一日都能触摸到那遥不可及的云端。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朋友不懈追求和向往的心情。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最后,诗人站在高处眺望,但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看到云雾缭绕的山峦,更不用说等待朋友的归来。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传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