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形式:古风押[寝]韵翻译
阳春三月在咸阳城,白天繁花似锦绣般灿烂。在这春光中谁能独自忧愁,只应借酒浇愁以遣怀。人生的穷困通达与寿命长短,都是造化早就安排好的。举杯共饮,生死之事变得不再重要,世间万事难以明断。醉后失去天地界限,独自躺上孤寂的枕头。忘却自我存在,这样的快乐最为深沉。注释
咸阳城:古代都城,这里指长安。昼如锦:形容花色鲜艳,如同锦绣。春独愁:春天独自感到忧愁。径须饮:应当立即饮酒来排解愁绪。穷通:困厄与显达。修短:寿命长短。造化:自然,命运。一樽:一杯酒。兀然:茫然,无意识地。孤枕:孤独的枕头,形容独处。吾身:自我,自身。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酒的深刻感悟与豪放情怀的诗篇。诗人以"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开篇,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其中“咸阳”作为古都之名,不仅指代了特定的地理位置,也隐含着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春光时的心境:在这万物复苏、花开满径的季节里,难免会生出些许孤独与忧郁,因此不如举杯邀明月,对影自酌,以酒洗去心中的愁绪。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句,则是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是长寿还是早逝,这些都是自然赋予的,不可强求。接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态度: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一杯酒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生与死的界限,而世事如烟,终究难以琢磨。
最后两句"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则是对前述情感的总结。在酒精的作用下,诗人甚至忘却了广袤的天地,只剩下自己与孤独的枕头相伴。而在这种醉态中,诗人的自我意识变得模糊,不再关注外界的一切,是非成败,只留下对内心喜悦的体验,这种乐趣,在诗人看来,是最为深刻和纯粹的。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豪放饮酒与独酌,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是对春日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宣泄,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