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画松如画龙,上人画梅如画松。
笔端夭矫不可状,墨妙直与鸿濛通。
惨惨著花二三萼,力透纸背非人功。
隆冬寒阴闭天地,入水作骨阳曦穷。
百树冻折草蒂死,乃有此物出与争其锋。
上人举眼偶得之,神与意会笔亦从。
此梅非梅亦非画,实有元气罗心胸。
乾坤黯淡辟生面,从此天下知春风。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名为《题赤桥庵上人画梅》。诗中描绘了赤桥庵上人所绘梅花的独特魅力,将梅花与松、龙相提并论,赞美其笔法之高超,墨韵之深邃,仿佛能与宇宙的原始混沌相通。
诗中提到,上人所画之梅,其枝干弯曲盘旋,难以言喻其形态之美,墨色的运用更是达到了与天地初开时的鸿蒙状态相媲美的境界。梅花虽在严冬之中,却依然绽放,其生命力顽强,与周围枯萎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上人在偶然间发现了这幅作品,其心灵与梅花的神韵相契合,笔下的梅花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这幅梅花图,不仅展现了梅花本身的美,更蕴含了画家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使观者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新的天地开辟之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同时也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心灵与宇宙之间的深层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