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形式:古风翻译
枫树傍晚花开寂静,锦江倒映南山景色。石头震动,猿猴哀鸣,竹林上空愁云笼罩半山腰。清冷的月光照亮秋水,犹如玉砂闪烁微光。是谁家的女子含泪远行,她不忍心经过瞿塘峡。注释
枫香:枫树。晚花:傍晚的花朵。静:安静。锦水:美丽的江水。南山:南山(泛指南方的山)。影:倒影。惊石:被惊动的石头。坠:落下。猿哀:猿猴哀叫。竹云:竹林上的云雾。愁半岭:愁绪弥漫半山。凉月:清凉的月亮。秋浦:秋天的水边。玉沙:如玉的沙粒。粼粼光:闪烁的光芒。谁家:哪户人家。红泪客:含泪的旅人。瞿塘:瞿塘峡。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开篇“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两句,以静谧的枫香花和流淌的锦溪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间图景,其中“静”字与“影”字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两句,则以惊吓岩石、猿啼声中的哀伤,以及笼罩在竹林间的云雾和山岭上的忧愁,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绪。这里,“惊石”、“坠猿”和“竹云”、“半岭”的对应使用,不仅增强了画面感,更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
第三句“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转而描绘了夜晚的江水边,清冷的月光照耀在波光粼粼的沙滩上,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之美。这里,“凉月”与“玉沙”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诗人提到了一个带着红眼泪痕的旅客,对于即将离开的地方感到不舍。这里,"红泪客"四字极富情感,暗示了对于这片土地和往事的深厚留恋,而“瞿塘”作为地名,更增添了一份离别之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美好而又难以持久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这样的抒情手法,不仅使得诗歌富有画意,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时代背景下的某种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