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翻译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注释
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危,高耸屹立的样子。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渡。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望旌旗:意为盼望南宋大军到来。旌旗,代指军队。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意为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赵孟頫所作的《岳鄂王墓》,描绘了鄂王(即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墓地的凄凉景象。首句“鄂王坟上草离离”,以茂盛的草丛烘托出墓地的荒芜,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英雄的长眠。次句“秋日荒凉石兽危”,进一步渲染了秋季的萧瑟与墓前石兽的孤独,象征着英雄事迹的冷落。
第三句“南渡君臣轻社稷”,批评南宋朝廷在战乱中的轻率决策,导致国家利益被忽视。第四句“中原父老望旌旗”,表达了中原百姓对岳飞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期盼,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英雄未竟之志。
后两句“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直抒胸臆,感叹英雄壮志未酬,国家因此而分裂,令人扼腕。最后,“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诗人劝诫人们不要在西湖美景中吟唱这样的哀歌,因为山水间的景色也无法承载这深沉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反思,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南宋衰亡的感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悲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