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啼,三月暮,麦老秧深时。
田头不见人耕布,家家丁壮起从军,更有中男筑城去。
布谷鸟,听我语,城中无田有官府。
莫向城市啼,官中人怒汝。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布谷啼》描绘了春天农村的场景,以布谷鸟的啼声为线索,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诗的前三句“布谷啼,三月暮,麦老秧深时”描绘了布谷鸟在麦子即将成熟、秧苗茂盛的三月傍晚啼叫,营造出宁静的田园氛围。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沉重的主题:“田头不见人耕布,家家丁壮起从军,更有中男筑城去。”这里揭示了农民们被迫离开农田,青壮年纷纷应征入伍,连适龄的中男也被征召去修筑城墙,显示出战事的紧迫和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匮乏。
布谷鸟似乎也在诉说:“布谷鸟,听我语,城中无田有官府。”它劝告布谷鸟不要在城市中啼叫,因为那里的人们对它的歌声可能并无好感,官府的存在使得农民的生活更加艰难。
最后两句“莫向城市啼,官中人怒汝”直接表达了对布谷鸟的同情,暗示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布谷鸟的视角,寓言般地展现了明朝战乱时期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