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雷击人,却脱岑牟汗如雨。
后先大地皆冻裂,白日阴森一百五。
二月十九雷转急,忽漫同云雪花吐。
似应黑帝宴白帝,祝融击鼓玄冥舞。
辛五醉插琼瑶花,滕六怒肩霹雳斧。
桃李抽萌不敢发,龙蛇误出仍遭侮。
昨者七月十月风,修罗两掌翻天宫。
千艘立没万室尽,鱼腹饱人人腹空。
遗黎宛转荆棘底,吟饥忍冻如酰虫。
催征不顾闾井赤,鞭挞但诧公庭红。
吏民日望黄纸诏,一字不济闾阎穷。
蔽亏星曜已往事,调燮寒暑将来功。
中天一轮方炯照,尔曹勿令尘再蒙。
呜呼,尔曹勿令尘再蒙。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二月十九日雷电交加、大雪纷飞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民众生活的困苦。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通过描述雷电、大雪等极端天气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黑帝”、“白帝”、“祝融”、“玄冥”等,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同时也暗喻了权力斗争和社会矛盾。通过“辛五醉插琼瑶花,滕六怒肩霹雳斧”的描写,展现了雷电与雪花的激烈冲突,象征着社会中的对立与冲突。
此外,诗人还通过“桃李抽萌不敢发,龙蛇误出仍遭侮”等句子,表达了对无辜受难者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最后,“遗黎宛转荆棘底,吟饥忍冻如酰虫”一句,深刻揭示了底层人民在极端天气和政治压迫下的悲惨境遇。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壮观与恐怖,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通过对比“中天一轮方炯照,尔曹勿令尘再蒙”的呼吁,诗人表达了希望社会能够公正、和谐,不再让尘埃遮蔽光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