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满江红.七月初四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8-01阅读数:0

唐末宋初-无名氏

一叶知秋,正玉律、新吹夷则。

迟三日、双星齐会,又逢七夕。

先送天孙来乞巧,姓氏已在长生籍。

喜华堂、今日庆生辰,排筵席。歌金缕,斟琼液。

听祝寿,环佳客。看寿星明灿,祥烟葱郁。

剩种庭萱春不老,年年嘉会如今日。

办一词、一岁一称觞,期千百。

形式:词牌:满江红

翻译

一片叶子预示秋天来临,正值玉律调的新声在吹奏夷则。再过三天,牛郎织女将相会,又逢七夕佳节。先有织女来求取巧艺,她的名字早已登记在长生之册。喜庆的厅堂今朝庆祝生日,摆设宴席。歌声飞扬,美酒斟满。倾听祝寿的祝福,环绕着众多尊贵的宾客。看那寿星明亮,吉祥的烟雾缭绕。庭院里的萱草常青,每年的聚会都如今天这般美好。每年举办一次诗词聚会,期待这样的庆祝能延续千百年。

注释

玉律: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夷则:古代五音之一。双星:指牛郎星和织女星。天孙:对织女的尊称。长生籍:象征永生的名册。生辰:生日。金缕:赞美歌声的华丽。琼液:美酒的代称。寿星:长寿的人或象征长寿的星象。称觞:举杯祝酒。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无名氏所作,名为《满江红·七月初四》。诗中通过描绘一场欢快的生辰庆典,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祝愿的渴望。

"一叶知秋,正玉律、新吹夷则。迟三日、双星齐会,又逢七夕。"

这里诗人以“一叶知秋”开篇,借秋天的一片落叶预示季节变换和时间流逝,接着提到“正玉律”,可能指的是某种音乐的名称或是对时令之美好的描写。"新吹夷则"表明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或许是指一种乐曲。随后,“迟三日”说明庆典是在经过几天准备之后才举行,而“双星齐会”可能象征着吉祥和谐的结合,如同七夕(中国的情人节)那样的美好传说。

"先送天孙来乞巧,姓氏已在长生籍。"

诗人提到“天孙”,通常指的是仙境中的神仙或是皇帝,这里可能代指寿星或其他吉祥的象征。"乞巧"则是请愿之意,而“姓氏已在长生籍”暗示了被邀请者名字已经记录在长生之簿,预示着永恒和不朽。

"喜华堂、今日庆生辰,排筵席。歌金缕,斟琼液。"

诗中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喜华堂"可能是宴会的地点,而“今日庆生辰”则表明了这是一次纪念某人生日的聚会。"排筵席"展示了宴席的盛大和精心准备。"歌金缕"可能指的是演奏一种优美的音乐或是诗人对音乐的赞美,而“斟琼液”则意味着品尝佳酿。

"听祝寿,环佳客。看寿星明灿,祥烟葱郁。"

在这场庆典中,"听祝寿"表达了聆听祝福之声的氛围,而“环佳客”则描绘了一群朋友或宾客团聚的温馨画面。“看寿星明灿”可能暗示着长寿和健康的象征,而“祥烟葱郁”则增添了庆典中吉祥气氛。

"剩种庭萱春不老,年年嘉会如今日。办一词、"

诗人通过“剩种庭萱春不老”表达了一种对长久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而“年年嘉会如今日”则是希望这样的美好聚会能够每年都有。

"一岁一称觞,期千百。"

最后两句诗中,“一岁一称觞”表明了对未来不断举杯祝愿的期待,而“期千百”则强调了这种美好的祝愿能持续千百年不衰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日庆典的情景,展现了人们对于长寿、健康和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殷切期望。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